伴随着春节档电影《你好,李焕英》票房飙升,为这个特殊的牛年春节增加了更多温暖。
单纯从电影的表现艺术、剧情的安排走向,这部电影有很多需要挑拣的地方,但就感情角度而言,它的意义无人能及,身后的真情实感最为让人感动。
对于中国人而言,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,是团圆的日子,在外一年,无论路程多远,春节时总要回趟家,与家人唠唠一年的思念与牵挂、欢喜与收获。
但在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、国内“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”任务仍然艰巨的背景下,很多人响应号召、就地过年,不能在除夕夜与家人围坐一起吃年夜饭,只能期待着:“等春暖花开,再和家人一起团聚!” 在传统文化里,春节本身就是一个连接家与国的时间节点,人们在辞旧迎新之中守护共同记忆和共同价值。
正当此时,《你好,李焕英》一部带着真情实感的故事电影,很好地为人们的情感寄托创造了条件,很好地满足就地过年人员的精神文化需求。
“都说国很大,其实一个家。
一心装满国,一手撑起家。
家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。
”对于中国人而言,有国才有家,家国一体始终是每个中国人内心不变的家国情怀,就地过年的奉献、文明过节的担当、默默无闻的坚守、温暖实在的保障,某种意义上是在成就大我,是在用个人和家庭的担当为国家防疫大局做贡献,所以,人民不会去挑剔电影自身的不足,电影《你好,李焕英》中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的故事背景,更能与春节不能回家过年的情感产生共鸣。
“心在一起,就是团圆。
”寒冬过后必定是春暖花开,黑夜过后也必定是黎明的曙光照耀大地,相信我们终将战胜疫情,相聚不会太晚。
与此同时,也期待有更多像《你好,李焕英》一样,带着真情实感的故事电影,让人们在为家国守护时能够找到精神寄托。